中国妇幼保健被踢出核心期刊的原因
2019年7月,中国妇幼保健委员会出版社旗下期刊《中国妇幼保健》被国际刊物收录数据库PubMed Central(PMC)除名。这一消息在学术界和媒体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为何中国妇幼保健被踢出核心期刊PMC呢?
期刊管理不规范
据国内一些学者介绍,期刊管理不规范是中国妇幼保健被踢出PMC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学者投稿的过程中,编辑部涉嫌收受稿费、以及存在不科学地安排审稿人等不规范行为。此外,有评论认为该期刊在论文质量和主题选取方面也存在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中国妇幼保健》在国际学术界中的影响力和可信度。
期刊编辑和审稿人素质不高
除期刊管理不规范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期刊编辑和审稿人素质不高。近年来,有不少科学家抱怨国内某些期刊在编辑和审稿人员素质方面存在明显问题,缺乏专业知识和学术道德意识。有些编辑还涉嫌勾结作者,造假或者按照作者意愿删节论文,这些行为使得期刊部分论文存在严重的学术失范问题。
不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学术界在近年来的学术评价体系改革方面存在亟待改善的问题。近年来,中国各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教师聘任和职称晋升方面大力推行SCI和SSCI论文数量等指标来评价学者的绩效。这种以数量为主的评价方式,导致一些学者在发表SCI和SSCI论文的压力下,诉诸于篡改数据、侵犯学术规范,因而引起一些期刊的学术声誉受损。
如何加强期刊建设
鉴于中国妇幼保健被踢出PMC的重大影响,如何加强期刊建设和监管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各级学术部门和机构要加大对期刊各方面的培训和监管力度,设立专业学术监管机构,加强对期刊的检查力度,坚持严格的学术标准和道德规范。另一方面,针对当前学术评价制度普遍存在的弊端,需要采取适当的改革措施,降低科研人员的“发表压力”,从而减少一些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结语
被国际期刊收录是一项重要的学术荣誉。而《中国妇幼保健》从PMC中除名,意味着其在国际学术界上的地位受到严重的影响和质疑。对于这一事件,学术机构和学者们必须深刻反思,找到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并不断加强期刊建设和利用科学方法提高期刊的质量,为中国学术界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