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应该怎么写?
在科研中,文献综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文献综述是指对某一领域内的文献资料进行搜集、筛选、分类、整理和分析,得出研究问题的已有进展和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下面就是如何写好一篇文献综述。
一、确定研究主题和目的
在写文献综述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研究主题和目的。应该明确研究领域、主题、范围,精确明确并限制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同时确定本次综述的目的和意义。
二、搜集文献资料
确定综述主题和目的之后,就需要充分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可通过各种检索工具检索国内外各种期刊、会议和网站上发表的与所选主题和目的有关的文献资料,包括中英文学术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
三、筛选文献资料
筛选文献资料是文献综述的重要一步。应该根据研究主题和目的,对检索出的文献进行评估和筛选,排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留下有价值的文献。筛选文献可以依据文献的语言、地区、时间、类型、质量、方向等方面进行。
四、分类整理
在筛选出合适的文献后,应该对这些文献进行分类整理,主要可以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按时间顺序分类:可以将文献按时间从近到远排列,展示该领域发展的历程。
2. 按主题分类:可以将文献按不同的主题分类,逐个研究,领悟学术思想。
3. 按内容分类:可以将文献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分类,如理论、方法、实验等。
五、撰写文献综述
撰写文献综述是文献综述的最后一步。撰写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要先简要概述目的与意义,并阐明综述主要研究领域和范围。
2. 要论述相关文献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并分析和讨论文献资料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多用图表表示,明确的阐述研究成果。
3. 要把握文献综述的全面性和精确性,全面而不繁琐、精确而不泛泛。
六、文献综述常见问题
1. 文献过少或过多:过少会导致研究不够全面,而太多则会造成重复和无关性文献过多,选取切入点困难。
2. 内容清晰度不够高:有些建议附上文献符号,让读者迅速了解文献脉络。
3. 前后矛盾或缺乏 Logic:研究过程是有逻辑和思路的,尤其是在综述中更能体现这一点。
4. 缺乏思考和独到见解:作者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十分重要,同行请教,不停学习,才能更好地历练自己。
综上所述,文献综述是一项较为系统且常见的研究工作,在论文写作、学术论证等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希望本文献综述步骤和技巧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