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杂志复刊
中华医学杂志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重要中文内科学术期刊之一,创刊于1931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华医学杂志逐渐成为国内医学界公认的权威刊物之一。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种种政治原因,中华医学杂志停刊了整整10年。
2006年,中华医学杂志复刊,重新恢复出版。中华医学杂志复刊后,其编委会在北京召开了一次重新组织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医学杂志的《宗旨》、《职责》、《工作程序》等规章制度,确立了其发展方向和工作重心。
中华医学杂志现已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CSCD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重要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等。中华医学杂志还设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防疫等多个栏目,涵盖了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领域。每期刊登大量精华的学术论文、临床经验、学术动态等内容,受到了广大医学工作者的关注。
中华医学杂志的主要内容包括: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是中华医学杂志的一个重要栏目,该栏目刊登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临床实践经验和诊疗新技术等相关内容,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批有益的学术参考资料。临床医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病原微生物学、传染病学、呼吸内科学、消化内科学、心血管内科学、神经内科学、肾脏内科学、血液学、内分泌学、风湿免疫学等众多疾病领域的临床诊疗知识。
基础医学
中华医学杂志的基础医学栏目,刊登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细胞生物学、病理学等多个研究领域。基础医学栏目旨在为医学研究人员提供科学的研究成果,为临床医生提供基础医学知识和技能。
公共卫生与防疫
公共卫生与防疫是中华医学杂志的另一个重要栏目,该栏目主要刊登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环境医学、预防医学、全球卫生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旨在推动公共卫生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总之,中华医学杂志的复刊,为医学界提供了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也为广大医学工作者提供了权威的学术参考资料。相信,在中华医学杂志的不懈努力下,我国医学事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