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医学杂志代发: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干预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和控制饮食习惯,同时还要进行定期检查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糖尿病患者往往会遇到很多身体和心理方面的问题。因此,对于这些患者,心理干预是必不可少的。
背景和目的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者占总人口比例不断上升。心理干预对病人管理心情、良好遵循药物治疗方案、调控饮食、获得社会支援是有意义的。随之产生的,是对心理支持在糖尿病治疗方案中的公认,糖尿病患者群体的心理干预的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
方法
本文回顾了过去十年心理干预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相关研究,以系统回顾的方式整合了参与人口、心理干预的类型、研究设计、效果评估等各个方面需要关注的信息。
结果
在250篇研究中,包括心理效应、行为影响心理干预、自我调整、咨询和教育在内的不同的心理干预策略都被广泛使用。基本上所有的这些研究都强调了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有积极的影响。一些心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血压,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讨论
回顾性评估表明,多种心理干预策略可以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因此,将心理干预纳入糖尿病治疗方案中是有益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快速开展简化版心理干预大有可为。
结论
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进行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在治疗期间中的头痛、睡眠困难、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心理干预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本文回顾了过去十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对于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是很有益的。